365书吧

繁体版 简体版
365书吧 > 汉朝在线 > 第二十二章:郦食其之死

第二十二章:郦食其之死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(5)郦食其之死

郦食其到了齐国后,当时田横正忙的不可开交的在做着对韩信大举来范的防预之策。

但面对郦食其的到来,田横在百忙中还是抽出时间陪同“齐天大圣”田广会唔了这位优秀的外交官。

双方一开始本着友好互利的态度,谈得很是融洽。但家拉客套话一过。郦食其便充分发挥一个优秀外交官的才能,他开始发威了。

他直截了当的问齐王:“如果只能在项羽和刘邦之间选择一个,他会选择哪一方呢?”

这齐天大圣虽然还年少儒弱,但头脑一点也不傻,他回答的很圆滑:“人世间的世世事难料,胜胜败败,在没有最后一捶定音的时候,谁也不能预料。”

他的意思很明确,他现在还不会轻易的决定选哪一方做为自己的庇护伞。

郦食其见他还油盐不吃,不来硬的不行了,接下来就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,他说:“依我看,这天下必定是汉王的。”(请大家注意这句话的用词“必定”)

既然你把话说的这么肯定了,那么总不空穴来风,总的说出理由吧。

郦食其接着又说出了三点理由:

1、项羽违背楚怀王之约,把汉王这个准关中王赶到汉中去,此为不义。

2、项羽派人将义帝暗杀于长江之中,此为不忠。

3、项羽每攻下一个地方对百姓进行活埋坑杀。完全忘了百姓就是衣食父母,坑杀百姓也就是坑自己的父母,此为不孝。

如此不忠不义不孝之人岂能得到天下?

郦食其得出这样的结论后,又开始陈叙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所占据的优势,他说以目前的形势,汉军占敖仓之粮,拥成皋之险,据白马津之渡口,绝太行山之路,防蜚狐之隘口。可以说已在这场争霸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最后,他以反问的形势结果了他的长篇大演说:“大王若不顺应形势归顺于汉王,将来大军压境还能自保吗?”

郦食其就是郦食其,嘴皮子丫的就是厉害。他能把死的说成是活的,能把臭的说成是香的。据说小时候郦食其就具有这一方便的天赋,曾当着众小孩的面骂死过一只老鼠。

不过,从以上客观上来分析,他说的话又的的确确合情合理,入木三分。至少都是大实话啊。

也许怪只怪项羽为人粗鲁了些,毕竟年青,没有考虑到后果。而刘邦的表面功夫一流。

齐王一听就慌了神。用询问的眼睛看着田横,意思是说:“宰相啊,这事该怎么办?怎么办?”

田横也被郦食其的高谈阔论说的有点心动了,但在行动前,他提出一个唯一的条件,这个条件并非要刘邦赏给他这个归属于他的诸侯国多少多少RMB,而是一个军事条件:韩信必须先撤军。

他想法也很清新明确,既然你们有心来招降我大齐,为什么还在我国土边住扎一队虎视眈眈的兵马呢?

郦食其本来考虑到这个齐王是个难剃头,得费不少口水,想不到这么快就搞定了,不由大喜过望,当即拍拍胸膛说:就是撤兵嘛,这还不是小菜一蝶,既然都是一家人还用得着兵戈相见么?

于是马上写了一封信给韩信送去。

韩信接到信后,第一反应是惊喜。我正要发兵去打呢?既然郦先生只动用嘴皮子就搞定了,也就省得我兵马劳顿之苦了。

他马上决定撤兵。

就这在个节骨眼上,他手下一个叫蒯彻的谋士出现了,他的出现直接决定了郦食其的命运。也使原本就要以和平方式解决齐国问题再次兴起波浪。

有人就会问了,这个蒯彻到底是何方神圣,能有这么大的能奈,以一人之力改变一个人的问题。

我们先来看他们的对话吧。

“将军要撤兵南下?”

“恩,齐王已降,现在可以去会合汉王对付项羽去了。”

“臣以为不妥?”

“有何不妥?”

“现在撤兵,有三误。一、这些天将军奉命招兵练兵,花了不少心血,正要一试伸手时,岂能半途而废呢?二、郦先生一时凭嘴皮子说服了齐王,但人心难测,难免得提防他的变心啊。三、将军此番花了不少心血,眼看就要立下大功了,如果就这样被郦先生三言两语几句话就搞定了,抢了战功,岂不是对大将军来说不公平呢?”

对话到这里嘎然而止。

韩信陷入了沉思中。自上次被刘邦夺取兵权后,诚惶诚恐之际,总想马上立下大功,将功补过,以重新得到刘邦的庞爱。

因此听了蒯彻的话他有点心动了。

心动不如行动,韩信自然知道此时如果他突然发兵去扫平齐地,乘他们不备,定会旗开得胜,立下赫赫战功。

就在他要采取行动时,还有一个难题又浮出水面了,那就是郦食其的个人安危问题。

现在郦食其正在齐国那里等他的回信。如果他突然发兵,那齐王肯定不会放过他了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